加密貨幣市場內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問題。超過252萬枚替代幣的激增正在悶住這個行業。
在2020年,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波狂潮。隨著散戶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家(VCs)紛紛向這個行業投入資金,流動性急劇上升。特別是風險投資家大舉投資,促成了眾多項目的發展。
Reflexivity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Will Clemente回顧當時的策略是多麼簡單。投資者需要將資本配置在高β值的替代幣上,享受它們在比特幣表現優異時的上漲行情。
「在2020年,你走在風險光譜上,這些東西會比比特幣的β值更高,你只需要做多所有虛擬貨幣,這些東西都會漲起來」,Clemente解釋道。
這種趨勢在2022年持續,當時風險投資達到單季創紀錄的111億美元。然而,這股新資本的湧入導致替代幣數量不斷增加,呈現出不可持續的趨勢。
替代幣數量在2020年至2022年間翻了三倍,但隨後的熊市打擊嚴重。像LUNA和FTX的倒閉等知名失敗案例引起了市場的廣泛動蕩。籌集了大量資金的項目選擇延遲推出,等待更有利的市場條件。
到了2023年底,市場情緒改善,刺激了新替代幣的崛起。這股復甦延續到2024年,自4月以來已經有超過一百萬枚新替代幣問世。因此,跨不同區塊鏈的替代幣總數達到252萬枚。
Fineqia的研究分析師Matteo Greco表示:「關鍵不在於替代幣的數量,而在於它們的實際用途和需求。創建新的數字資產可能只需幾分鐘,因為大部分程式碼都是開源的,項目可以通過複製現有項目來輕鬆創建。關鍵問題是,這些無數替代幣中哪些可以吸引需求並長期保持投資?答案可能是1%甚至更少。」
儘管這些數字可能因創建模因幣的便利性而被誇大,但新替代幣的數量之多令人驚嘆。
這些新替代幣的洪水是有問題的。市場上涌入的替代幣越多,累計供應壓力就越大。
估計每天有價值額外1.5億至2億美元的新供應進入市場。這種持續的賣壓抑制著價格,類似於傳統經濟中的通脹。隨著越來越多的替代幣被創建,它們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價值也會降低。
加密貨幣分析師Miles Deutscher解釋說:「將代幣稀釋視為通貨膨脹。如果政府印刷美元,這反過來會降低美元相對於商品和服務成本的購買力。在加密貨幣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許多這些新代幣具有低完全稀釋估值(FDV)和高流通量,加劇了供應壓力和分散。如果新的流動性進入市場,這種環境就可以應對。
然而,由於新資本不足,市場被迫吸收源源不斷的新代幣,導致價格壓制。
這可能是零售投資者不願參與的原因之一,他們覺得自己與風險投資者相比處於不利地位。
在以前的循環中,零售投資者可以獲得顯著的回報。如今,代幣往往以高估值上市,留下很少的增長空間,隨後在解鎖計劃開始後開始流失。
Deutscher總結道:「私募市場的偏向是加密貨幣中最大的問題之一,特別是與其他市場(如股票和房地產)相比。這種偏向成為問題,因為零售投資者感覺自己贏不了。」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交易所可以實施更嚴格的代幣分發規則,項目團隊可能會優先考慮社區分配。此外,在上市時可以解鎖更高比例的代幣,可能還可以設置機制來防止抛售。
市場目前的狀態反映了對更大量的實際主義的需求。交易所應該考慮從交易所下架無效的項目以釋放流動性。目標應該是創建一個更適合零售投資者的環境,使所有人受益,包括風險投資者和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