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亞洲加密新星:新加坡、泰國、印尼

本文翻譯自 cointelegraph.com 的 All eyes on Asia — Crypto’s new chapter post-China

根據 Chainanalysis 的報告,在 2021 年上半年,亞洲已經成為全球總交易量 28% 的目的地——價值 1.16 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僅中亞和南亞地區的加密交易量就同比增長了 706%,使其成為全球增長第三快的地區。

財富中心新加坡

東南亞去中心化金融(DeFi)創新的步伐因籌資和項目投資的增加而得到提振。隨著投資者對 DeFi 的收益機會變得更加舒適和自信,機構採用已做好準備,將在 2022 年繼續其增長軌跡。新加坡已經是全球金融服務和財富管理中心,顯然是領跑者——加密貨幣自 2019 年以來一直受到新立法的監管。話雖如此,當然已經設定了很高的標準,據報導,許多參與者都在努力滿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嚴格要求。

雖然這可能會削弱對新加坡加密友好性的一些初步樂觀情緒,但在漸進式監管框架方面,這個城邦仍然處於領先地位,這得益於企業稅率低、基礎設施健全和政治穩定的親商業環境.

-廣告-

時髦的泰國

在新加坡以外,泰國一直受到加密初創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等的積極參與。泰國第四大銀行 — Kasikornbank —除了最近推出自己的不可替代代幣 (NFT) 市場外,還開始嘗試 DeFi 。該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暹羅商業銀行也加入了這場遊戲,收購了泰國最大的數字資產交易所 Bitkub 的多數股權。與此同時,泰國國有旅遊局正在探索實用代幣,這是支付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它消除了基於現金交易的需求。

預計未來幾年對數字資產的興趣將增加,該國央行計劃在 2022 年初圍繞該資產類別推出更全面的規則。尋求進入該市場的玩家最好密切關注泰國銀行 (BOT) 的諮詢文件將於今年發布,旨在就加密業務活動的某些限制達成共識。與新加坡政府的立場類似,BOT 旨在在不扼殺發展和創新的情況下減輕系統性風險。

跳脫框架的印尼

印度尼西亞有超過 66% 的人口沒有銀行賬戶,是一個成熟的亞洲市場,可以使用新的加密貨幣。加密貨幣交易量激增了十倍,從近 45 億美元飆升至 2021 年 10 月的約 500 億美元。現在,印度尼西亞證券交易所的加密貨幣交易員數量超過了股票投資者。散戶投資者被該國加密貨幣交易的便利性所吸引,這裡只需要一部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價格約為 0.75 美元。

來自印度尼西亞當局的信號好壞參半,禁止加密支付,但將交易合法化,併計劃建立國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印度尼西亞中央銀行也在探索一種國家數字印尼盾來“對抗”加密貨幣,希望用戶會發現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更安全、更合法。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我們可以期待當地企業集團通過與全球現有企業的合作參與加密貨幣的開發。

Previous Post
Next Post